中医最难学的内容是五运六气,针灸最难学的内容是子午 流注,也正是因为难以理解,许多人望而却步,还有许多的人 认为这些都是虚无缥渺的玄学,继而怀疑其科学性和正确性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,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是运动的,物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,人不可以创造规律,但可以总结和发现规 律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在人体烦劳过度时,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,是阴精逐渐耗竭。如此多次重复,阳愈盛而阴愈亏,到夏季暑热之时,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,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,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,混乱之时就象都城崩毁,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黄帝内经之素问(刺疟篇第三十六) 足太阳经的疟疾,使人腰痛头重,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,热势很盛,热止汗出,这种疟疾,不易痊愈,治疗方法,刺委中穴出血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阳明经有所谓洒洒振寒的症状,是因为阳明旺于五月,月建在午,五月是阳极而生的时候,人体也是一样,阴气加于盛阳之上,故令人洒洒然寒栗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5 min read
黄帝问道: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,它们属哪脏所主?岐伯说:肾俞五十七个穴位,是阴气所积聚的地方,也是水液从此出入的地方。尻骨之上有五行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治疗热病的气穴:第三脊椎下方主治胸中的热病,第四脊椎下方主治膈中的热病,第五脊椎下方主治肝热病,第七脊椎下方主治肾热病。治疗热病,即取穴于上,以泻阳邪,当再取穴于下,以补阴气,在下取穴在尾骶骨处。项部第三椎以下凹陷处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,由此向下便是脊椎的开始。诊察面部之色,可以推知腹部疾病,如架部赤色由下向上到颧骨部,为有“大瘕泄”病;见赤色自颊下行至颊车部,为腹部胀满;赤色见于颧骨后侧,为胁痛;赤色见于颊上,为病在膈上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中医养生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于 世。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干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,因 此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经络包括经和络两部分,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。经和络构 成一个经络系统,但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^经络就像社会 中的公路网.经是经脉,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,犹如粗直时长 的高速公路、大道;络犹如网络,又似细曲而短的小街、小 巷。经在人体偏里、偏深;络在人体偏表、偏浅。所以《灵 枢•脉度第十七》说:M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,络之别者 为孙广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곧 내 주의 교훈을 좇으며 우리 하나님의 명령을 떨며 준행하는 자의 의논을 좇아 이 모든 아내와 그 소생을 다 내어 보내기로 우리 하나님과 언약을 세우고 율법대로 행할 것이라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所谓“协调”,是指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,及其与外 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,所谓“平衡”有两层意思:一是指机体 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;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 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。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 理论之一。 一、协调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人体气血流通注入的时间规律又是什么呢? 《灵枢》又称为《针经》,共81篇,其中“五十营第十 五”、“营气第十六”、“脉度第十七”、“营卫生会第十八”连续 四篇的内容都是专门论述这些规律的u如《灵枢•营卫生会第 十八》曰: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,如果阴气发生偏生,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生,则阴气耗损而为病。阳气发生了偏生,则阴气耗损而为病。阳偏生则表现为热性病症,阴偏生则表现为寒性病症。寒到极点,会表现热象。寒能伤形体,热能伤气分;气分受伤,可以产生疼痛形体受伤,形体可以发生肿胀。所以先痛而后肿的,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;先肿而后痛的,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。风邪太过,则能发生痉挛动摇;热邪太过,则能发生红肿;燥气太过,则能发生干枯;寒气太过,则能发生浮肿;湿气太过,则能发生濡泻。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黄帝问道: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,它们属哪脏所主?岐伯说:肾俞五十七个穴位,是阴气所积聚的地方,也是水液从此出入的地方。尻骨之上有五行 Tate Burnham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